流流的房子暂时不动拳
2020-05-10 来源:临清租房网
摘要:流流的房子暂时不动,抹了些白灰,瓦梁检验了一下,霉变的木头换了新的,瓦上的狗尾巴草也扯掉了。上面拨了一笔钱,撒萝卜籽样,用在村落里。古建公司也带了资,据说垫了有两百多万。 祠堂边,村中的老街来了一批人,在搞修缮,钉花窗,漆乌门,描斗拱,贴仿古地砖,忙了三四个月,还没完工。 过了清悠悠的澄水河,看见一座古老的村庄——王家大屋。
大山巍峨,山下是一片广袤的原野,稻田一丘丘,像豆腐块一般整齐。田野的中间,王家大屋房厦粼粼,人气鼎盛,炊烟在袅袅升起。
村落的南面,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对面有一栋飞檐翘角的古宅子——王氏宗祠。
在王家大屋,王贵算是级别比较高的官员,副镇长外加宣扬委员,既是党组成员,也是政府领导,在溪水镇里有一定的分量,大大小小的会议他都有权参加。
开会时,他可以说上两句,发表一下“个人意见”,虽说不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最少也可搅搅局,使得书记林白和镇长肖红民皱皱眉头,“斟酌考虑。”
王贵在溪水镇,算是有威信的人,他本身是省农大毕业的高材生,对农业产业很是精通,加上口才利索,一聊起来,不管是水稻柑橘,还是西瓜脐橙,养牛养猪养鱼养兔,都是一套一套的,都能说出好些道道来,比如稻种什么时候下地,柑桔什么时候剪枝,母牛什么时候配种,鱼塘什么时候打药,美国荷兰以色列的农业是如何如何的先进……1说起来,条理清晰,由浅入深,配上眉飞色舞的表情,听得许多领导一楞一楞的。
那天,县委高书记下来,偶然聊起了现代农业,便问起溪水镇的农业数据,“你们溪水镇怎样?果业多少亩?养牛几头?养鱼多少?现代农庄有几家呀?”
连珠炮式的发问,林和肖抵挡不住,面面相觑的,这个那个,半天答不上来。
高书记颇为难堪,脸簌的沉了下来,农业局长王中伟脸面也挂不住。
恰好王贵在场,替补上去,面对着大大小小的领导,他不慌不忙,朗声答道:
“果业建成12252多亩,在建5220亩,肉牛存栏 668头,养鱼 6亩,养羊1528只,现代农庄目前还没有成范围……”
高书记一听,解了围!非常高兴,当众夸赞他几句:
“小伙子,不错啊,好好干!”
弄得林肖二人面色绯红,尴尬极了。
领导一发话,林白震动了,就打算重用一下王贵。
这一天,他想跟肖红民商量商量,刚好在走廊碰上肖红民,林白急匆匆地问:
“这个王家大屋第一书记,你准备派哪一个去啊?”
当地人都知道,王家大屋是一个是非窝,一个大屋子,人口两千多,一律姓王,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人一多,难免出几根刺头,你若“惹”了某个人,他一声招呼,马上涌出来几十个人,都是兄弟、堂兄弟、族兄弟等等,黄蜂一般,嗡嗡的,把你团团包围,吓得吓死。
王家大屋是座古村落,据说有六百年了,坍塌破败的土坯房多,既不安全,也不利观瞻,上面多次建议,必须尽快拆除。上个月,城乡建设局下发文件,就是无法履行。
“就王贵去吧。”
肖红民揣摩到林白的意思,不假思索地说。
“那好,王贵就王贵,他本来是那里人,就让他挂第一书记吧。”
林白一拍板,事情就敲定了。
晚上是镇里的例会,散会前,肖红民高声宣布:
“王贵挂王家大屋第一书记,主管空心房撤除和文化宣传工作!”
顿时掌声雷动,还有人叫好,叫好的是组织委员潘小伟。
潘小伟比王贵早进单位两年多,本来一直是王贵的领导,他做组织委员时,王贵还是个组织干事,后来王贵转到宣扬口,发挥出口诛笔伐的优长,能说能写,办事利索,脑子又灵光,领导一赏识,官位蹭蹭蹭往上挪,搞得潘小伟酸溜溜的。
王贵蒙了,扭头问潘小伟。
“好甚么啊?你怎么不去?”
潘小伟语重心长地笑笑。
“我不行,那是领导重视你啊!”
气得王贵说不出话来。
会议一结束,王贵磨磨蹭蹭跟在肖红民背后,刚说了句:“肖镇长,这个王家大屋不好管啊!”
肖红民转过头,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瞥了王贵一眼,“不会吧?高书记都说你能力不错!”
王贵无言以对。
会议通过了,不去也得去。
说起来,王贵也是王家大屋人,只是离开有十五6年了,高中毕业后,家搬到了五十千米外的县城。
王贵近亲血脉稀疏,五代之内,老家基本也没什么人了。到了王屋村委会呆了三天,理不出一个头绪来,他思来想去,推了推眼镜,摸索地问村支书王大鹏:
“这里哪个破屋子最紧急,必须立马拆除的?”
“嚯嚯!哪个都紧迫。”
大鹏含糊其辞,一个屋子都是十代八代内的“亲戚”,你好去扒哪个人的屋子?搞不好,人家跟你拼命!
说完,他干脆调头往马路上看,村道上两个少妇红衣翩翩,漫步而来,身姿轻盈,面容也很秀气。
大鹏心思活跃起来,有点心不在焉了。
“什么话?总有一个轻重缓急吧?”
“流流的最急,就在大路边,林书记说了几次,堡垒一般,太扎眼了!”
问急了,村主任德荣嘻嘻一笑,脱口而出。
“那好,明天你们就去找找流流谈谈吧,好话好说啊,尽快拆了!”
王贵一边整理文件,一锤定音。
“你是否是一起去?可能效果更好……”
大鹏不明白王贵自己为何“开溜”。
“哦!我明天一早要去城里,学习培训三天。”
第二天中午,大鹏和德荣忐忑不安来到流流家。
流流左侧是新居,右侧是土坯房。左侧像新娘,右边却像一个没梳头的老太婆,瓦片乌黑,墙体剥落,房顶还长着几支狗尾巴草。
“流流,还在吃饭啊。”
大鹏挤出一副笑容,亲切友好地问候对方。
流流瓮声瓮气,嗯了一声,乌着脸,哗哗扒饭,也不让坐。
“嘿嘿!你们右边这个老房子能拆了吗?”
德荣凑过去,站着,弯腰低头,轻声地问。
流流不搭话,扔下饭碗,转眼从房间扶出一个老妇人。
老人脚步倾斜,全身颤抖着,满脸病容黄瘦,头发白花花的。
流流一只手扶着老人,一只手剧烈挥动,慷慨激昂地开始演讲。
“我这个老妈妈,都八十多岁了,一直身体中风!还没有享受过你们政府的任何福利!你们要拆我的房子,可以!但你们首先要解决我们家的低保问题!……”
大鹏一脸愕然,畏畏缩缩回话:
“会解决,会解决,写得申请来哇。”
“写我个卵!前年就写了,有哪个鬼理?!”
流流瞪着眼咆哮道。
“我——”
大鹏话音未落,流流的弟弟产生奔出来,两眼血红,恶狠狠地盯着大鹏,大鹏看到他右手攥着一把柴刀,一紧张,额头汗都下来了。德荣仓遑倒退两步,咣当被一条小竹椅绊倒,摔个四脚朝天。
“哪个要拆我房子,我先砍了他!”
产生1挥手,柴刀划过一道白光,当!钉在墙壁的板车木架上,入木三分。
大鹏和德荣见势不妙,灰溜溜地撤离,又一盘凉水泼了出来。
德荣跑得快,大鹏走在后面,浇了一头1脸,上衣都湿透了。
“土条!没文化!”
大鹏抹了一把脸,气得浑身哆嗦,但不敢逗留。
三天后,王贵回来了,听了大鹏的诉说,哈哈大笑!好在我没去!很危险,很危险啊!
他随后拨通了流流的。
“流流,在不在家呀?”
“在家,你是哪个?”
里传来流流的声音,好像刚起床。
“三点半了,还没睡醒啊?嘻嘻!”
“是,啊,不是,不是!——你是哪一个啊?!”
流流不耐烦的语气。
“我是王贵,自己人,”
“哪一个王贵——”
“小时候一起下田偷番薯的王贵,还哪个哪个的。快过村委会来!找你有点事。”
“哦!王贵,想起来了!有什么好事吗,大领导?!嘿嘿!”
“有有有!人头马1开,好事自然来!晚上一起去个吃饭,圩上阿英农庄,那里风味不错,马上过来。”
“好!领导请客,总要给个面子。”
2十分钟后,突突突!流流骑着红色钱江摩托车来了。
一进门,眼一溜,看到大鹏和德荣,忙滞住脚,低头看地,酡颜得像西红柿。
“来!进来!王家大屋,自己的地方,你还会怕吗?”
王贵殷勤起身招呼,唰唰地洗杯子倒茶。
递上一杯清茶,茶香飘逸,室内恍如暖和起来。
“流流的酒量怎样?四五瓶子啤酒,应当没问题吧?”
王贵忽然打趣道。
“说什么鬼话?我又不是酒鬼!”
流流噗嗤一笑,一口茶喷了出来。
“十多年没见了,记得读小学时,流流读书不行,打架摔跤却很利害!”
王贵嘻嘻哈哈,带着夸大的语气,逗得流流又是哈哈笑。
“摔遍全校,他没有对手!”
德荣也乐了,补充一句。
“什么没对手!我都把他摔下沟了,记不记得?八月十五那天?”
大鹏不服气,盯着流流,顶上1句。
“我想一下,好像记得一点点哟。”
流流笑着点头。
“你滚了一身的烂泥,回到家告状。晚上,凤姑奶奶跑下来,指着我鼻子,骂得我狗血淋头。”
“活该!活该!大鹏,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小时候,尽偷我家的番薯。”
德荣斜眼一瞪大鹏,故作生气的模样。
“不怪我,谁叫你家番薯种在学校边上!”
大鹏不服气,高声辩驳道。
“呵呵!你还有理了。”
“番薯还好,种甘蔗来,你看看,还更死,压得干干净净,一根不留!”
“哈哈哈!”
“呵呵!你们王家大屋好快活啊!”
突然,高书记踏了进来,紧随着林白和肖红民。还有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一个戴眼镜的老师,大家没见过。
众人纷纭起立问好。
高书记是路过的,他们到上面的塅屋村看一个地主老财的古宅子,叫做9井十八厅。
“古宅子我们这里也很多,王氏祠堂,明清石板小巷,黄埔军校原址,教官宿舍。”
大鹏一听急了,如数家珍般地罗列。
“是呀!王家大屋很有文化底蕴,也很多故事,六百多年的村落,两千多人都是‘自己人’。”
林白心情不错,他向老师细细介绍起来。
“一伙兄弟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故事会。”
肖红民也在向胖男人介绍。
“哪里,不止两千多人,王屋、塅屋、河屋三个村,加起来,八千多人都姓王。”
高书记接话道。
“咦!高书记,你怎样那末清楚?!”
王贵睁大眼,不解地问。
“知道,听说过,但缺乏文字资料,你们要整理一下。”
“好的,我们尽快写一些吧,这个王委员就是笔杆子,又是本地人。”
县委书记一发话,林白急忙表态。
“好!好!”
高书记伸手同王贵握了一下,王贵全身暖洋洋的,同时感到了一阵压力。
“老房子不能乱拆,特别是有文物价值的东西,一定要保护好,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系。”
老师郑重地交代了1声。
王贵、大鹏点头称是,德荣和流流却面面相觑,他们搞不懂什么叫“根系”。
一帮人急匆匆离去,临走,胖胖的男人解释道:
“我们是浙江一家文化影视公司的,想发掘王家大屋的历史文化,推向外部的世界。”
“老师,要拍电影了吗?!”
王贵跟出去追问。
“有可能。”
老师回应了1声。
后来流流的房子暂时不动,抹了些白灰,瓦梁检修了一下,霉变的木头换了新的,瓦上的狗尾巴草也扯掉了。上面拨了一笔钱,撒萝卜籽样,用在村庄里。古建公司也带了资,听说垫了有两百多万。
祠堂边,村中的老街来了一批人,在弄修缮,钉花窗,漆乌门,描斗拱,贴仿古地砖,忙了三四个月,还没完工。
午饭后,流流常常会溜过来看,1看到戴眼镜,挎相机的文化人,他逢人便问:
“嗨,师傅,这里要拍电影了吗?”。
“可能是吧,在等通知。”
来人半蹲着,瞄着祠堂,噼里啪啦拍照,拍完就走了。
“怎样,你想做演员吗?”
那人走前怪怪地问了句。
流流1愣,支支吾吾,嗯!又点了一下头。
前些天镇里弄了个电商课,流流接到通知,也去参加了,听了一天,听不进,苦着脸,跑到村委会,跟王贵叫苦。
“领导,没文化啊,这个真不适合我!”
“呵呵!番薯偷多了。”
王贵边看文件边回话。
“嘻嘻!还没你多。”
流流嬉皮笑脸,端起茶壶自筛自饮。
“操!我家的番薯都被你们偷光了!”
德荣装出气愤愤的表情。
“吃你的番薯,那是看得起你,现在没人要,都拿去喂猪!”
大鹏看着电脑,轻描淡写地回复一句。
“呵呵呵!你承认自己是猪了?!”
几个人笑翻了。
冬季的清晨,薄雾还未消退,王家大屋通往圩镇的村道在加宽,六米的水泥路面,一米五的路肩,路面已整平,工人在砌水沟,1抬头,流流骑车过来了,胳膊箍个红袖章,背个手,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前前后后巡查了一番,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挺直腰板,双眼发亮,高声训话。
“我是王乡长,派来的!专门弄工程,质量的!你们要是敢偷工减料的话,哼哼!别怪我不讲情面,我们都是王家大屋的子孙,做人做事,都要实实在在!要实实在在地做人,做事!”
共 5896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小说采取顺序手法,两条线索交织铺展情节,讲述了1座古老的村庄王家大屋在干群齐心协力下,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映照了新时期农村建设的脚印,告知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善于发掘历史文化,宣扬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化。小说中的王家大屋是座古村落,在当地人口里也是一个是非窝。村落中坍塌破败的土坯房多,既影响了村容村,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城乡建设局下发文件必须尽快拆除,可就是无法执行。镇书记林白和镇长肖红民商量后,派副镇长王贵挂王家大屋第一书记,主管空心房拆除和文化宣传工作。王贵能完成此重任吗?答案就在小说中。作者行文流畅,结构紧凑,语言生活化,人物众多出场自然,各具个性,不论着墨多少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结尾设计奇妙,充满正能量,力荐赏析!【:红叶摇秋风】
1楼文友: -22 19:08:40 小说描述现实,反应新农村建设中的拆与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王家大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2楼文友: -22 19:12:22 我们只有热爱脚下的土地,只有读懂脚下的土地,我们就会脚踏实地地去做事,让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楼文友: -22 19:12:56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 楼文友: -22 20:48: 5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肠道感染拉肚子症状灯盏花素功效与作用
缺钙的人吃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