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维权仅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
2022-02-18 来源:临清租房网
核心提示:一个热衷于抢夺别人商标、嗜好打法律“擦边球”的品牌,无法成长为真正的市场英雄和百年老店;而一个诚信道德和商业伦理有瑕疵的企业,也很难赢得社会和公众的真诚尊重。
商标法的修改,是近期经济界、企业界的热议话题,尤其是修法草案针对恶意抢注、 傍名牌 等行为的相关条款设计,备受社会关注。
傍名人 傍大牌 傍洋货 等现象之所以大行其道,甚至不少实力不俗的企业也趋之若鹜,除了利益驱动、法制乏力外,很大程度上也缘于观念的误区。对于抢注商标等行为,抢注者固然自我辩护是 合法生意 ,社会上亦不乏 正常商战 之类的声音,一些媒体将职业抢注者捧为具有 战略眼光 的成功者,不少业内人士也欢呼 这是知识产权规则的胜利 。
通过快速更新换代来适应时代需求的话题引起热议。蔡澈对此不以为然 其中的是非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热衷于抢夺别人商标、嗜好打法律 擦边球 的品牌,无法成长为真正的市场英雄和百年老店;而一个诚信道德和商业伦理有瑕疵的企业,也很难赢得社会和公众的真诚尊重。
唯冠公司虽然从苹果公司手中拿到了6000万美元,却未能抹去对其商业道德的质疑,倘若不能改善经营,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也未必能助其摆脱破产的厄运; 乔丹体育 被美国真乔丹告上法庭,虽然在法律上未必输掉官司,但上市之路已遭沉重一击,未来走出国门更是风险四伏,而受蒙蔽多年的消费者,也随时可能用脚投票。
抢注名人姓名、盗用 洋马甲 等等,杀伤的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折射的是中国品牌文化的深重危机。即便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虽然能搭上短期获利的便车,从长远而言却是自杀行为,而 山寨 化的经营之道,也无法养育出真正傲立于世的品牌形象。如此害国误己的行为,有何理由加以欣赏甚至鼓励?
倘若一定要说抢注商标有何 益处 ,那么唯一的好处恐怕是,它可以从反面激发起商标使用者的权利意识,推动其积极、及时进行注册,主动寻求法律保护。
多年以来,我国企业的商标权意识虽然有了相当进步,但总体而言仍嫌不足。有统计表明,我国平均每十个市场主体才拥有一件有效注册商标,而各类企业平均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也仅为40%。正因为权利保护意识的缺失,许多高知名度的商标在国内市场屡被假冒,在国际市场频遭抢注。诸如海信电器、青岛啤酒、 五粮液 杜康 等知名品牌,以及 王致和 狗不理 同仁堂 等老字号,在海外都曾有过被抢注的惨重经历,甚至自家产品反遭查封扣押。
相形之下,不少外国企业在知识产权前置、规避市场风险方面,树立了良好榜样。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2001年进驻中国市场时,一口气申请注册了四百多个商标;而美国C公司尚未进入,就已在我国申请注册了包括THEFACEBOOK、FACEBOOK、脸谱、面书、飞书博、飞思簿、费司布克、菲丝博克等意译、音译在内的61个商标,以至有人戏言,就差 非死不可 没有注册了。当然也有像苹果公司这样的马前失蹄者,但这样的个案也恰恰证明,即便是大牌跨国公司,如果缺乏对商标权的足够敬畏,也必然为自己的错误和疏忽埋单。
如何才能真正保护商标权?或许可以套用一句流行语:没有法律是不行的,但仅有法律也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全社会都树立起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只有包括企业在内的商标使用者内心根植自我保护的权利意识、诚信守法的商业伦理、公平竞争的社会,中国才能从 商标大国 走向 商标强国 ,也才能从制造经济向品牌经济成功转型。商标对于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长远价值和意义,正在于此。
新标定制门窗怎么样铜仁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西安治男科去哪里
-
- 下一篇
- 商标网上服务系统全面上线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