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八十年代初
2021-11-11 来源:临清租房网
那是八十年代初,农民可以进城经商或打工,爸爸将几亩田托付给妈妈,就去城里找活干了。快过年的时候,爸爸从城里回来,指着我和弟弟对妈妈说,你们娘仨去镇上买新衣服吧!咱闺女都读初二了,儿子也快升初中了,都是知道漂亮的人,再穿不男不女的衣服要让人笑话的。让孩子自己去选,看中哪件买哪件。
以前穿衣都是买来布料请裁缝师傅做的,而且只做我一件,没有花色,没有男女区别,等到我穿不下了,弟弟接着穿。买衣服穿还是第一回,况且弟弟再也不用穿我的旧衣服,爸爸的这番话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我和弟弟蹦着笑着,各拉起妈妈的一只手就往门外拖。不是很乐意的妈妈只嗔怒地瞪了爸爸一眼:“挣俩钱看把你烧得。”就解下围裙,带我们姐弟俩出门去镇上买新衣服了。
那时候自由市场不是很多,买值钱的东西还是到镇上的国营百货公司。百货大楼里,以前不曾见过的彩色电视机也摆了出来,我们穿过选买电视机的密集人丛,来到了买衣服的柜台。这里人要少些,但挂在衣架上的大红大花的衣服同样刺激着我的感官,原来女孩子可以穿得这么漂亮。摸摸这件,看看那件,我最终选定了一件不知什么料的花格子外褂,而弟弟则选中了一件滑雪衣,正过来反过来都可以穿,很新潮很实用的。营业员凑过来说,你们真有眼光,现在大城市里就流行这。可是一问价,妈妈傻眼了,我和弟弟的衣服各要120多元,两件衣服加起来,要赶上卖一头猪了。
妈妈问:“能不能打个折?”
营业员说:“刚上柜就打折?瞧你说的。”
妈妈还是不死心:“那能不能便宜点?”
“郎”、“红花郎”两商标已经完成转让 营业员就板起脸,我们这是国营单位,不还价的,不买拉倒。
妈妈就拉着我和弟弟往外走。我把嘴巴翘得老高,弟弟则死抱着一根柱子不走。妈妈哄弟弟说,今天钱没带够,明天咱再来买。见弟弟还是不肯走,又朝向我说,你这当姐的也这么不懂事呀。我就去帮妈妈拉弟弟,弟弟总算松了手,跟妈妈回家。
回到家,妈妈就重新围起围裙下厨烧饭去了。爸爸在弟弟面前蹲下来说,哎呀呀!宝贝儿子,怎么哭了?我和弟弟争先恐后把妈妈不肯买衣服的事说了。爸爸说,不哭不哭,爸爸带你们去,你们看中的那件指给爸爸看就行了。我和弟弟立刻破涕为笑,又蹦又跳地牵着爸爸直奔镇上的百货大楼而去。
爸爸不仅买下了我和弟弟相中的衣服,而且还给妈妈买了件呢绒大衣。妈妈看着我和弟弟高高兴兴地试穿新衣,尽管心里有一百个不痛快,但生米已做成熟饭,也不好说什么了。因为成年累月地田地劳作和喂猪,妈妈的双手像老树皮一样粗糙晖裂,她把粗糙晖裂的手洗净擦干之后,轻轻地来回地抚摸着那件呢绒大衣,问:要多少钱?
爸爸说:”65元,不贵。”
妈妈不乐意的说:“都65元呢,还不贵,以后不过日子啦?”
新年里,我们全家穿着新衣在村里走动拜年,伯母一个劲地夸我和弟弟穿得好看,又说妈妈穿上呢绒大衣年轻漂亮多了,再问妈妈这件呢绒大衣哪里买的。
妈妈说:“百货公司呀,要65元呢。”
伯母说:“百货公司我早就去看过了,这件衣服要180多元呢。”
“啊!”妈妈惊叫一声,朝着爸爸劈头盖脸骂过来:“你个死鬼,金贵的衣服你也敢买,以后不过日子啦?”
爸爸挨了骂也不恼,用粗硬的手指搔着头皮,嗬嗬嗬,笑得正欢呢!
共 126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用朴实的话语描述了一家四口买新衣这件事,透过这件事,看到了母亲纯朴勤俭持家。父亲进城打工回家后,带回的工资为儿女买衣服,给妻子买了一件明明是180元一件的衣服,却骗妻子说是65元一件,体现了父亲对妻子的体谅和深深的情意。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父亲,也是一位值得妻子深爱的丈夫!作者用词流畅,准确,心理描述也不错。望多多写稿,让读者有更多分享机会。谢谢赐稿!【:烟雨朦胧】
4楼文友: 07: 8:07 从买衣服就可以看出一家人简单的幸福!感谢涂涂一如既往的支持!
回复4楼文友: 14:50:20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改革、农民进城经商打工刚刚兴起的时期,是农村刚刚解决温饱、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时期,因而,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是千千万万农村家庭都在发生的故事。幸福来敲门,是对一个时代的温馨回忆。
西宁治男科哪家医院好华润江中
成都子宫性不孕
-
- 上一篇
- 那是儿子三岁的时候哈
-
- 下一篇
-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