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退房须知

北京年公房时代一只母鸡就能解决房租.鼓励

2021-03-12 来源:临清租房网

●人物:刘正钦 ●家庭成员:三口人,包括妻子、儿子 ●现住址:中关村南大街

一张写满密密麻麻名字的大白纸,贴在了农业部食堂外边的大厅里。

这一年是1998年。最后一批福利分房的亲历者刘正钦,正和几百名住房“不达标”的同事,一起在白纸上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这一年,中国开始实行新的住房政策: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从租住公房到自有住房,百姓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及其实现过程,某种程度上甚至在重塑着北京整座城市的容颜。

“公房时代”房租十几元

时间:1984年—1998年

背景:百姓住房以单位福利分房的“实物分配”形式为主,住房不私有,需缴纳低廉的房租。

一推门,好眼熟。刘正钦意外地发现,从城区调到密云的县委书记,就住他对门儿。

那年是1982年。刘正钦刚参加工作不久,从密云老家的4间土房,搬到了县政府盖的集体宿舍,一栋砖红色筒子楼。一条不透光的长走廊串连起了许多小单间,隔壁招待所的炸鱼味儿时不时可从门缝蹿进来。

在这里住了2年左右,密云县城西边开始盖起五六栋楼房。单位分了刘正钦第一套房———48平米,两室一厅,5楼,顶层。刘正钦带着妻子李慧兰住了进来。

没有暖气,没有煤气,洗澡要跑单位的浴池。每周,夫妻俩要到楼下搬三四次蜂窝煤,刘正钦用竹筐抬煤,然后码在阳台上。

报166.44元妻子李慧兰每天用一个小煤炉做饭,炉火不旺,就在炉子旁安了一个用电池的小吹风机。

在这套房里,夫妻俩制定了“家具购置计划”———第一年买铝锅、第二年买煤气罐、第三年买高压锅。那年买的铝锅一直用到去年,才“退休”。

1991年,刘正钦调到农业部工作。两年后,单位在小西天分了房。“头一次在城里有房,简直欢天喜地。”刘正钦说。夫妻俩一屋,11岁的儿子和爷爷奶奶一屋,家里添了双层床,祖孙分睡“上下铺”。

家里买了煤气罐,但没有天然气和电热水器。为了方便洗澡,刘正钦发明了一种“热水器”:用大壶烧好开水装到塑料桶里,里边插一根分岔的塑料管,利用“虹吸”原理将冷热水混合调成温度适中的洗澡水。

这个房是刘正钦的住所,不是财产。他每月要向房管所交十几块钱的租金。有个形象的比喻这样形容当时的福利分房,说只要在房子里养一只老母鸡,老母鸡每月下的蛋就足够交房租了。

杭州哪家医院治疗男科好
石家庄哪白癜风医院好
新生儿可以同时用益生菌和丁桂儿脐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