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签约指南

每天一味药牵牛子峻下逐水药力量

2021-04-18 来源:临清租房网

【每天一味药】牵牛子(峻下逐水药4)

牵牛子Qianniuzi

《名医别录》

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nil(L.)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能: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应用:

1.水肿,臌胀。

本品苦寒,其性降泄,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其逐水作用虽较甘遂、京大戟稍缓,但仍属峻下逐水之品,以水湿停滞,正气未衰者为宜。治水肿臌胀,二便不利者,可单用研末服(《千金方》);或与茴香为末,姜汁调服(《儒门事亲》);病情较重者,可与甘遂、京大戟等同用,以增强泻水逐饮之力,如舟车丸(《景岳全书》)。

2.痰饮喘咳。

本品能泻肺气,逐痰饮,用治肺气壅滞,痰饮咳喘,面目浮肿者,可与大黄、槟榔为末服,如牛黄夺命散(《保婴集》)。

3.虫积腹痛。

本品能去积杀虫,并可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虫体。治蛔虫、绦虫及虫积腹痛者,可与槟榔、使君子同用,研末送服,以增强去积杀虫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5~3g。本品炒用药性减缓。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2.《本草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

3.《本草正》:牵牛,古方多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群药煎服,然大泄元气,凡虚弱之人须忌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牵牛子苷、牵牛子酸甲、没食子酸及生物碱麦角醇、裸麦角碱、喷尼棒麦角碱、异喷尼棒麦角碱、野麦碱。

震动山林的霸气气场 2.药理作用:牵牛子苷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刺激肠道,增进蠕动,导致强烈的泻下;其黑丑、白丑泻下作用无区别。在体外实验,黑丑、白丑对猪蛔虫尚有一定驱虫效果。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牵牛子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二丑30~60g,糯米500g。一同加工成粉,每次用粉30g,煮糊吃,治疗淋巴结核30例,均获得痊愈(《安徽单验方选集》(第1版)安徽人民出版社,1972.27)。用牵牛子24g(研末,冲),大黄15g(后下),元明粉12g(冲),枳实9g,水煎服,治疗肝硬化腹水,消水作用较满意(《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44)。另外,还可用治蛲虫,癫痫等病症。

4.不良反应:本品对人体有毒性,大量使用除直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及粘液血便外,还可刺激肾脏,引起血尿,严重者可损及神经系统,发生语言障碍、昏迷等。

重庆男科好医院
拉萨医院哪家男科医院好
宫颈炎治疗宫颈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