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签约指南

疫苗之殇别让孩子为你的不理性买单容易

2021-04-12 来源:临清租房网

疫苗之殇?!别让孩子为你的不理性买单

有娃的家长应该都注意到了近日的5.7亿元问题疫苗流入18省市,专家称等同于杀人?

问题疫苗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真的接种了问题疫苗会有什么风险?问题疫苗真的致死吗?怎么检测自己有没有接种到问题疫苗?需不需要补种?目前市面上的疫苗安全吗?还能接种吗?

庞某被查获的疫苗,种类庞杂。图片来源:澎湃

上这批有问题的疫苗全部是二类疫苗,也就是自费疫苗,平时孩子们接种的免费一类疫苗不在其中。

1问题疫苗究竟怎么回事?

①所谓问题疫苗,并非假疫苗,都是正规疫苗厂家生产的合格真疫苗;

②主要问题:未冷链储运、临近保质期;因此问题疫苗在流通过程中存在过期、变质的风险;

③问题疫苗均为二类疫苗(自费,选择接种):包括儿童用脑膜炎、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和成人用流感、狂犬病、甲肝等疫苗共计25种。

一类疫苗(免费,强制接种)由于属于政府管控,无利可图,因而没有涉及,仍属安全范围。

5年间(2010年至2015年),中涉案人经手问题疫苗超过200万支,但要知道在这5年间,国内上市二类疫苗初步估计至少在10亿支以上,问题疫苗只占极少部分;另外,事发1年,即使问题疫苗没有被回收销毁,大多应该已经过期,可以合理推测,目前市面上的自费疫苗,多半不是涉事疫苗。

2为什么说《疫苗之殇》是在害人

然而,因为山东非法运营贩卖疫苗事件,2013年的一篇妖魔化疫苗的旧文《疫苗之殇》又开始在社交络圈上广泛传播,进而号召人们抵制疫苗。却不知,这篇报道偏离事实、漏洞百出,早已被诸多业内人士严厉地批评。

《疫苗之殇》这样的报道很有情怀,照片和文字技巧很高,让人震撼。但这不是一篇符合传播伦理的报道。因为它过分夸大了小概率的疫苗不良反应,却避而不谈疫苗为预防疾病做出的巨大贡献。被照片吓坏的妈妈们,很容易受到误导,而不给孩子接种疫苗。

类似的事件不止发生在中国,世界各地都有过惨痛的教训。

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持续报道此事,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发病率由之前的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

竟然拿着自己的房产去银行作抵押贷款 日本在同一时期也因为媒体报导白百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白百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的后果。

正如火爸朱剑笛在文章中写过的:我们现在享受的是疫苗之福,而不是疫苗之殇。疫苗的发明,是人类疾病预防的福音,因为害怕不良反应的风险,而把孩子拖回那个没有疫苗保护的蒙昧社会,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不良反应应该成为推动疾病预防事业的动力,而不是把人们拉回古代的反作用力。

至于近期发生的疫苗违规经营事件,更不是什么疫苗之殇,而是监管之殇,此前,大连金港安迪、江苏延申、河北福尔均被报道过所生产疫苗存在效价不足的问题。所谓效价不足,简单解释就是因生产商偷工减料而导致疫苗中的有效成分(抗原)不足,这将让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金港安迪违规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质,也是为了节省抗原,这同样可能导致效价不足)。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国产疫苗效价不足依然是媒体及管理部门最值得保持警惕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严惩相关人,让疫苗的生产、流通、注射等环节更加安全。

3简单的来说:

1、这次的过期疫苗,注射之后的后果是可能免疫失败,不注射是更大概率的免疫失败;

2、疫苗不良反应和过期疫苗是两码事,拿几个极端案例出来恐吓用户,让民众不敢打疫苗,不仅仅是妖言惑众,而是谋杀;

3、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查获的是第2类疫苗,第1类没事,第1类就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比如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等。

不要再传播《疫苗之殇!》这样的文章了,你在用你的善意害人。孩子没有决定是否打疫苗的能力,他们的健康掌握在你们手里。不要因为一则不符合传播伦理的报道、一篇消费悲情的文章、几条没有逻辑的流言,就罔顾疫苗的重要作用,不让孩子接种疫苗。最终为你们的不理性买单的,可能是孩子的生命。

如果你真的渴望了解真相,需要自己花点时间去探寻,不要因为朋友圈都在刷就当它就是事实,千万不要让朋友圈取代了你的思考。那些为了博转发率而什么都敢胡说的人,和问题疫苗制造者没有本质区别。

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好
贵阳医院妇科治疗哪家好
广州阴道炎哪家好